• 专业版
  • app下载
  • 注册
  • english
  • 前行路上|哈弄夺机:长征邮路上的“温暖信使”-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哈弄夺机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四川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6-30

    “踏上邮路是命中注定。”略显腼腆的哈弄夺机话不多却很朴实。15年前,他怀揣梦想,像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乡邮投递员。

    “踏上邮路是命中注定。”略显腼腆的哈弄夺机话不多却很朴实。15年前,他怀揣梦想,像父亲一样成为了一名乡邮投递员。

    哈弄夺机 图片来源:新华社

    追寻父辈的足迹

    哈弄夺机的父亲更周曾是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冻列乡邮政所主任。父亲那辆绿色自行车,承载着他儿时和父亲一起送邮件的记忆。他说,缠着父亲带他送邮件是有“私心”的,因为老乡们很热情,自己偶尔会得到一颗糖果。

    哪怕在寒冬,他坐在自行车横梁上,都能察觉到父亲汗珠不停落下。那一滴滴汗水,浇灌了哈弄夺机心中的“绿色的种子”。

    若尔盖县有13个乡镇,其中12个由3条平均海拔约3500米的乡村邮路串起,总长1080公里。这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艰险的邮路,沿途遍布红军长征遗迹,被称为“长征邮路”。

    漫长的邮路上,哈弄夺机听着父亲讲述的红军长征故事慢慢长大。

    2007年,23岁的哈弄夺机如愿成为一名乡邮员,追寻着父辈的足迹,踏上了雪域高原长征邮路。

    夏天泥石流、塌方,饿了吞几口糌粑面;冬季最低气温零下30摄氏度左右,道路积雪结冰,擦着悬崖开车,就算挂了防滑链,车也可能滑下路基……年轻的乡邮员哈弄夺机第一次感受到了艰辛。

    雪天路滑,哈弄夺机为邮车挂上防滑链。图片来源:四川省邮政分公司

    天上有雄鹰,地上有邮车

    2018年的一天,哈弄夺机和同事刘旭峰在暴雪中送邮件。途经唐克镇一段上坡路时,前方爬坡的大货车发生了溜车,哈弄夺机没有弃车逃跑,而是立即倒车,“我当时下意识就想保住邮车。”他说,当大车终于停下时,距离邮车只有约50厘米。

    当他们到达最后一站麦溪乡时,已是夜里。突然从车后面亮起了一片光,原来是乡亲们打着手电筒帮忙照亮前路。乡亲们知道,白茫茫的雪天里能到达这里的,除了天上的雄鹰,就是地上哈弄夺机的邮车。

    “几十个光点在身后,我从后视镜里面看过去,感觉那些光点好像夜空中的星星。”那一幕,哈弄夺机一辈子都忘不掉。

    当时,坐在副驾驶的刘旭峰沉默了许久,“总算知道为什么你要那么拼命,为什么老百姓那么喜欢你了。”

    常年在外奔波,让哈弄夺机觉得亏欠妻女太多。结婚19年,他只在家里过了三个除夕。三个女儿出生时,他都在邮路上。

    长征邮路上的“温暖信使”

    哈弄夺机有不少朋友跑运输,一个月能挣几万块钱。很多人都劝驾驶技术好、路况熟的他换个更挣钱、更轻松的工作。

    哈弄夺机拒绝了,“邮车上有党报党刊和机要文件,还有下乡的工业品、进城的农牧品。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我的生命会更有价值。”

    近年来,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哈弄夺机的邮车上除了党报党刊外,来自全国各地的电商包裹和走出草原的农特产品也越来越多。

    2021年,哈弄夺机成立了自己的电商工作室,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助力乡村振兴,推广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原生态农产品,带领更多农牧民们增收致富。

    哈弄夺机(中)直播带货,推荐农特产品。图片来源:新华社

    一个人、一辆车,哈弄夺机在邮路上奔走了15年,累计行程超44万公里,投递邮件500多万件,被群众亲切地称为“温暖信使”。

    一路走来,哈弄夺机亲眼见证了草原的变化——家乡的路好了,房子漂亮了,路上的车也多了。这条曾引领革命先辈走向胜利的长征邮路,如今正承载着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想想牺牲在这里的革命先烈,再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了我沿着长征邮路一直走下去。” 像坚韧的格桑花一样,哈弄夺机仍坚守在雪域高原上。

    (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阿坝日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
    网友评论
    {{remnant}}/300
    还没有评论,快来占领沙发吧~

    最新评论

    {{item.uname}} {{item.createtime}}

    {{item.content}}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