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吴天一:雪域高原上的生命守护者-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吴天一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青海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2-15

世界屋脊上,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50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提出了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开创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上万名藏族群众,他就是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世界屋脊上,有一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带领医学团队,常年跋涉在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天路。50多年来,他推动我国高原医学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提出了高原病防治的国际标准,开创了“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了上万名藏族群众,被当地人称为“生命的保护神”。他就是高原医学事业的开拓者、低氧生理学与高原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天一。

吴天一(图片来源:新华社)

响应祖国号召 投身青海建设

1935年,吴天一出生在新疆塔吉克族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里,1951年考入中国医科大学,毕业后吴天一回到新疆工作。1958年,在党中央“支援大西北”的号召下,吴天一和妻子主动请缨,赶赴青海支援建设。蓝天、雪山、高原……眼前的美景让初来乍到的年轻人兴奋不已,但好景不长,高寒缺氧让许多年轻人生起了“怪病”。

“心慌、胸闷、头痛欲裂……由于缺乏高原病基本知识,很多高原病被当作普通肺炎、肺充血症治疗,许多同事相继病倒甚至献出了生命”,提起当年的情景,吴天一仍心有余悸。诊治的患者多了,吴天一也逐渐认识到,“怪病”是一种高原低氧环境下的特殊性疾病,想要弄清病理,就必须进行环境流行病学研究。这种研究对自然人群普查率的要求极高,但高原牧民往往居住分散且游牧迁徙,一个毡房和另一个毡房之间有的相隔几公里甚至几十公里。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样本数据,吴天一带领团队成员骑着马,用牦牛驮着仪器,十余年间走遍了青藏高原,对当地藏族、汉族人群生理特征和急慢性疾病进行了调研,积累了近十万份临床资料和数据。

“一家也不能落”

“差一个数据对十万个数据可能没有影响,但你这个也不去,那个也不去,而且你不去的这个可能恰恰是很有价值的资料,就丢失了。”吴天一说。“一家也不能落”,不管多大的冰雪风沙,在调研考察的队伍中,吴天一总是骑着马走在最前面。

白天治病、调研,晚上整理资料,渴了饿了,吴天一就和牧民一起吃糌粑、喝奶茶。在艰苦的调研环境里,利用自己刚到青海时学会的藏语,吴天一不仅带头完成了这项覆盖十万人的高原病大调查,还和高原上的百姓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高原上的百姓亲切地称他为“马背上的好曼巴”(曼巴:藏语“医生”的意思)。

吴天一给病人看病(图片来源:光明日报)

在大量丰富的临床数据基础上,吴天一率先提出了“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等理论,并提出了符合我国实际的高原病防治措施。

创造“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20世纪末,振奋人心的消息传到青海:“火车要开上青藏高原了!”青藏铁路的建设,是一项世界性难题:铁路将途经海拔5072米的唐古拉山口,要在海拔5010米的风火山上开凿长达1338米的隧道……高寒缺氧,筑路工人的健康保障成为“难中之难”。

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吴天一,被任命为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我们的目标,就是不让一个人因为高原反应倒下!”他许下诺言。

开工前,吴天一带着精心编写的《高原性疾病预防常识》和《青藏高原卫生健康保护手册》走遍每个工地,指导高原病的自我判断方法;施工中,他力主建起23个供氧站、25个高压舱站,提出“三高三低”急救措施,把抗缺氧药物装进每个工人的口袋里。

铁路沿线的点点滴滴,吴天一都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晚上睡得热乎乎的,跑出去上厕所,外面气温低,一旦感冒就很容易发生高原肺水肿。”在他的建议下,带暖气的卫生车在夜间与住宿车对接,既解决了工人起夜问题,又防止了环境污染。

2001年至2006年,青藏铁路施工期间,全线抢救高原肺水肿病例千余例,成功率达100%,14万劳动大军无一例因高原病死亡,创造了“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

胡杨林黄了又绿,格桑花落了又开。在60余年高原医学研究生涯中,吴天一多次遭遇车祸,身上14处骨折,双眼在40多岁就罹患白内障,更在亲自试验的高压氧舱中被击穿耳膜4次……

“从事高原医学研究,就得准备好为科学献身!”吴天一说,“青藏高原是我科学研究的根,是我生命的根,高原医学研究是我一生的追求。未来我要带好团队培养好接班人,为保障高原人民和官兵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综合自光明日报、健康报、共产党员网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