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李桂科:“麻风院”变“幸福村” 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李桂科
  • 故事地点
    • 中国
    • 云南省
    • 大理白族自治州
    • 洱源县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3-16

​他用40余年的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他以“麻风院”为家,和麻风病患者“亲密接触”,将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山石屏村及其周边村落的200余名麻风病人全部治愈,他不仅给麻风病患者治病、还给他们治心、治贫,多年来,他用坚守和陪伴书写大爱之心,让昔日的“麻风院”变成今天的“幸福村”。他就是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

他用40余年的坚守,诠释着医者仁心。他以“麻风院”为家,和麻风病患者“亲密接触”,将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山石屏村及其周边村落的200余名麻风病人全部治愈,他不仅给麻风病患者治病、还给他们治心、治贫,多年来,他用坚守和陪伴书写大爱之心,让昔日的“麻风院”变成今天的“幸福村”。他就是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名誉主任李桂科。

李桂科(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我一定要帮助他们”

上个世纪中期,云南大理洱源县,曾经是麻风病的高发地区。1953年,洱源县政府在距县城70公里远的炼铁乡黑惠江畔山坳中建起一所山石屏麻风院,集中收治麻风病患者。这里山高谷深、江宽水急,没有公路、没有架桥、没有通电,几乎与世隔绝。

1981年,李桂科入职洱源县卫生防疫站,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被安排到麻风院工作。“当时,180多名麻风病患者生活在脏乱不堪的环境中,不少患者嘴歪眼斜、肢体残缺。”时至今日,李桂科依然对第一次踏入麻风院的情景印象深刻,他给一位60多岁老人检查身体时,发现老人小腿大面积溃烂,溃口洞里都已有蛆虫并发出臭味……

当天,李桂科和同事们完成治疗任务,乘渡船离开时,麻风病患者们不约而同集中到江边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久久不愿离开,眼里充满了无助、无望和不舍。“麻风病人太需要医生了,我一定要帮助他们。”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李桂科与山石屏麻风院结下了不解之缘,开始了漫长的救治之旅。

用心帮助患者走出困境

起初,李桂科几乎所有的时间都住在山里,以麻风院为家。由于自己高中毕业,并没有学医的经历。打针、外伤处理,都成为了李桂科首先面对的难题。好在妻子杨帆是位护士,李桂科经常向妻子请教,学习缝合、打针以及外伤处理的手法。李桂科还翻出了妻子读书时的课本,自学医术。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的升级和医生们十年的不懈努力,1990年,山石屏麻风院的病人全部治愈,并于2014年更名为山石屏村,摘掉了“麻风院”的帽子。

患者们的麻风病治愈了,可新的问题却接踵而至。社会上的歧视与偏见,家人的顾虑和疏远,让一些麻风病康复者无家可归甚至有家难回,只能继续生活在山石屏村。而此时,如何发展生产成为了山石屏村必须面对的问题。

曾经,山石屏村因黑惠江而与外界隔绝,外出只能靠渡船。1981年开始,李桂科带领村民用14年时间,在山上挖通了连接外界的三公里公路,在黑惠江上架起了人行索道桥,修缮了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房屋;用12年时间,解决了用电问题,村民看上了电视;用13年时间兴办小学,21名麻风病康复者子女获得了上学的机会……昔日的“麻风院”渐渐变成了大家口中的“幸福村”。

李桂科(右)鼓励麻风康复病康复者热爱生活(图片来源:云岭先锋网)

“能干多少是多少”

2017年4月,年满60岁的李桂科从洱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退休,他又作出决定:考驾照。“如果能自己开车,去山石屏村会更方便些。”对于李桂科来说,退休不是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如今,他开着私家车,每个星期依然要往返于县城与山石屏村之间。

“一步步踏踏实实地干吧,能干多少是多少。”时至今日,李桂科的想法依旧简单而纯粹,犹如40多年前他刚刚来到山石屏村,为村民们医治麻风病时一样。“未来,我一定把山石屏村麻风病康复者的护理工作进一步做好,让山石屏村成为一个更加美丽的新农村,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

(综合自中国新闻网、新华社、云岭先锋网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