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大国工匠”郭汉中:用双手穿越时空,让文物“活”起来-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郭汉中
  • 故事地点
    • 中国
    • 四川省
    • 德阳市
    • 广汉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3-24

从1984年至今,郭汉中参与了三星堆遗址全部八个祭祀坑的发掘工作,亲手修复了6000多件珍贵文物,让无数重器重焕生机,也让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绽放出 “再醒惊天下”的夺目光彩。

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内,一棵高约四米的商青铜神树吸引了无数游客驻足。很难想象,在出土之初,它竟是200多块的青铜残段,毫无完整性可言。

将其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就是三星堆博物馆文保中心副主任、文物修复师郭汉中。从1984年至今,他参与了三星堆遗址全部八个祭祀坑的发掘工作,亲手修复了6000多件珍贵文物,让无数重器重焕生机,也让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文明绽放出 “再醒惊天下”的夺目光彩。

郭汉中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图片来源:新华社

穿越时空 向古人讨教

郭汉中是土生土长的广汉本地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土到不能再土”的那种。

1968年,郭汉中出生在原广汉县中心公社九大队,也就是现在的三星堆镇三星村。从小听着“咱们这片地里埋着宝贝”的故事长大,但在1984年之前,他从未想过这些“宝贝”会伴随自己一生。

1984年,四川省考古队已经开始在三星堆遗址一带进行发掘工作,几名队员就借住在郭汉中家里。彼时,16岁的他还在读初中,看到这份刨坑挖土的工作挺有意思,郭汉中干脆就跟在人家身后当起了“小跟班”。聪明勤奋的他,很快被考古队看中,开始跟随专业老师学习陶器修复。

1986年,三星堆发现一、二号祭祀坑,出土大量青铜器、玉器等珍贵文物,急需文物修复相关人才。有挖掘清理经验和陶器修复基础的郭汉中被调入四川省考古研究所,跟随文物修复大师杨晓邬走上了文物修复之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郭汉中在进行文物修复工作。图片来源:德阳日报

在一间二三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天天拿着工具削来削去……几年下来,一堆又一堆“破铜烂铁”在师徒俩手中变成了青铜头像、面具、玉边璋、铜尊和罍。

“文物修复是一项孤独的工作,每一件器物的复原都需要修复者静下心、坐得稳。”郭汉中说,每一件文物的修复,都是一次漫长的摸索,自己仿佛在穿越时空、跨越千年向古人讨教。

七年时光 “复活”神树

1990年,修复商青铜神树的工作正式启动。作为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高3.96米、树干残高3.84米的一号青铜大神树,是中国首批禁止出境的文物。但鲜为人知的是,从祭祀坑出土之初,神树只是一堆混杂着泥土的碎片,残损情况十分严重。

没有任何资料和线索。怎么办?

郭汉中和师父杨晓邬决定采用最笨的方法。他们把东西分好类,先找出结构最简单的碎片,然后严格按照断裂的原始痕迹去拼接、预合。“就像拼搭恐龙骨架,一点一点地修复好,慢慢理清其中的套铸、铆铸、嵌铸等工艺。”等到部件都修复完毕,他们又发现还有很多残缺的部分,比如鸟儿不应该只有三只,果实、圆环也远远不够。因为有了参照物,根据古人讲究对称性的原则,他们就补配了14个果实、15个圆环和六只鸟,按照二次铸造的方法铆铸在树干上,连铜锈都做得无比逼真。

郭汉中(中)在修复一号青铜神树。图片来源:新华社

从1990年到1997年,从整理、分析到正式动手修复,郭汉中和师父花了整整七年时间。1997年,三星堆博物馆迎来开馆,3.96米高的商青铜神树惊艳了全场。

大国工匠 传承技艺

16岁入行至今,郭汉中修复文物超过6000件,领导主持十余项省市级文物修复项目。在同事眼中,郭汉中最厉害的地方莫过于他敏锐的思维和超强的动手能力。仔细观察郭汉中的双手,会发现它们异于常人,虎口处的肌肉高高隆起,这是他常年使用工具的最好证明。

“技术永远也学不完。”尽管只有初中文化,但郭汉中不懂就问,他拜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师,从金石学、金属工艺学、化学,到鉴定学、美术鉴赏学,与文物修复相关的学科都有涉猎,把自己变成了文物修复的 “万事通”。郭汉中博采众长,熟练掌握了整形、拼接、焊接、着色等各种方法,还结合传统工艺和新材料、3d打印、ai等高科技手段进行文物修复。

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郭汉中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向年轻同志悉心传授文物修复知识和实操技术。他带领团队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开展课题研究。这种师徒传承制,也让三星堆博物馆的文物修复水平和文物保护学术地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2023年3月1日,2022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名单揭晓,郭汉中榜上有名。

郭汉中在修复瓷器。图片来源:德阳日报

“修了一辈子文物,有责任感,更有使命感和紧迫感。”郭汉中说,“三星堆的国宝那么多,我这辈子是修复不完了,但我的徒弟们可以继续干下去,这份古老的技艺也要继续传承下去。”

(综合新华社、工人日报、德阳日报等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