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武能,今年85岁,已经从事德国文学翻译60余年,曾荣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世界歌德研究领域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等多个大奖。
杨武能,今年85岁,已经从事德国文学翻译60余年,曾荣获德国国家功勋奖章、世界歌德研究领域最高奖“歌德金质奖章”、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等多个大奖。
在60多年的翻译生涯中,他翻译了《浮士德》《海涅抒情诗选》《少年维特的烦恼》等31部德国经典名著,创作了《歌德与中国》《走近歌德》等9部著作,编著了《歌德文集》《郁金香译丛》等书,其中许多书从出版至今一直畅销,受到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喜爱。
杨武能 图片来源:中新网
出生于1938年的杨武能是土生土长的重庆人。父母文化程度虽不高,却极重视子女教育。1953年,杨武能从重庆育才学校毕业,考入重庆一中,升学体检时却查出先天色弱,这意味着他只能学当时多数学生都不屑的文科。杨武能曾立志当一名电气工程师,将来修建三峡水电站,但是色弱让梦想破灭。
此时,另一扇门向他敞开了。高中期间,文学带给这个敏感的少年精神上的慰藉。他和同学们一起朗诵鲁藜、绿原、普希金的诗歌;他还爱读小说,屠格涅夫是他的最爱,《罗亭》《贵族之家》等作品让他如醉如痴。由于俄语老师讲课生动,杨武能就盼着上俄语课,还下决心报考俄语专业。
1956年,杨武能考入西南俄专,立志成为一名俄语翻译。没想到1957年俄语人才过剩,杨武能只能转入南京大学德语专业。看似无奈的选择,却改变了杨武能的命运。
从事翻译需要“进入角色”
在南京大学求学期间,恩师叶逢植成为杨武能从事文学翻译的领路人。叶逢植鼓励杨武能多译些名家作品,向当时国内唯一发表文学翻译作品的刊物《世界文学》投稿。
时至今日,杨武能已经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翻译家之一,《世界文学》在他心中仍然占有重要的地位。“鲁迅先生创刊,当时的主编是茅盾,季羡林、冯至都是编委,能够在这上面发习作、发翻译作品,并不是简单。好多大学老师一两年也发不了一篇,而我,一个大学生,一年发了三篇。”
年轻时的杨武能。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翻译文学作品时,杨武能要“进入角色”,入戏。“比演员要求还高,演员一般就进入一个角色,翻译家得进入作品里几乎每个角色。”杨武能说,翻译家要进入忘我的状态,忘记流逝的时间,忘记工作的劳累,才容易臻于“化境”。
翻译《维特》时,曾和维特一样被认为出身不好的杨武能与主人公产生了共鸣。绿原说杨武能“又当了一次维特”;翻译《魔山》时,与书中主人公一样得过肺结核的杨武能也觉得亲切,“咯血什么的我都经历过。”但所有角色中,杨武能最喜欢也最想成为的是浮士德。
他曾和同样翻译了《浮士德》等德语文学经典的翻译家钱春绮探讨翻译的苦与乐。“我们这些搞翻译的人也是浮士德。”杨武能感慨地说,“一迷上这件事,就像把灵魂卖给了魔鬼一样,要想停下不干都不行了。”钱春绮回答:“是的,一切文艺都是梅菲斯托,都有不可抗拒的魔力,要我们为它受苦、牺牲,不过,受苦和牺牲也自会带来乐趣。”
“努力”是不能停止的
“很多人说翻译苦,我并不觉得。”杨武能说,把“喜欢文学”这一爱好发展成了职业,自己是一个幸运又幸福的人。做翻译必须了解外国文化,走进另一个世界,不仅能够见多识广,精神世界也随之充盈。杨武能举例:“浮士德‘上天入地’,我也跟着去。”
杨武能认为,优秀的翻译家最好是作家、学者和翻译的“三位一体”,翻译作品要有文学的美感,只有这样,文学翻译才能成为翻译文学,成为经典译作,世代流传。
80岁那年,杨武能摘得中国翻译界最高奖——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高兴之余,他为自己取了个雅号“巴蜀译翁”。他坦言,是为了感恩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
杨武能笑称自己也是一名与时俱进的“80后”。随着年龄增长,他更钟情翻译儿童文学,学着多与青年人打交道,“觉得自己心态变年轻了”。
“生命在于创造,创造为了奉献”是杨武能自拟的生活信条。为了能更好地传播文学文化,让文学财富发挥最大价值,杨武能不断尝试新鲜事物,他说,不论83岁、93岁、103岁,“努力”是不能停止的。
(综合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封面新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