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乌江夫妇,37年守护“母亲河”-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卢锡永
    • 冉茂英
  • 故事地点
    • 中国
    • 贵州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7-26

卢锡永和冉茂英驾驶着小船,忙着清理前几天因上游涨水冲下来的漂浮物。一人打捞,一人掌舵,夫妻俩分工协作,配合默契。这样的活,卢锡永和冉茂英已经干了37年。

七月的乌江河谷,夕阳西下时依然酷热难耐。卢锡永和冉茂英驾驶着小船,忙着清理前几天因上游涨水冲下来的漂浮物。一人打捞,一人掌舵,夫妻俩分工协作,配合默契。这样的活,卢锡永和冉茂英已经干了37年。

卢锡永、冉茂英夫妇在乌江上转运打捞的漂浮物。图片来源:新华网

卢锡永、冉茂英夫妇是贵州省瓮安县珠藏镇丰岩村的村民,从小在乌江边长大。1986年,卢锡永和冉茂英结婚。结婚后,卢锡永就动员妻子和自己一起捡拾乌江边的垃圾。在他的影响下,妻子冉茂英看到漂在河面、散在岸边的垃圾,总感觉“不安逸”,就像看到自己家院坝里头有垃圾一样,不清理干净不舒服。自此,夫妻俩便一起守护乌江河岸。每天一大早,卢锡永夫妇就会身穿红色马甲,手持铁钳、背着竹篓,仔细地清理河岸边藏在杂草下的包装袋、废纸、塑料瓶等垃圾。随后,由卢锡永掌舵,小木船载着两人在水上前行,妻子冉茂英用手持抄网捞着水面上的垃圾。两人虽然累得满头是汗,但看到干净整洁的乌江,脸上自然地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2006年,为了改善生活,卢锡永干起了摆渡,往返接送两岸渡河的人。每年政府补贴燃油费,加上每日行人支付的船费,再种点庄稼,夫妻俩的小日子过得也还不错,卢锡永对这条“母亲河”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在日常摆渡中,只要看到水面上有垃圾,他就会打捞上来,维护着渡口环境。

卢锡永、冉茂英夫妇在乌江上转运打捞的漂浮物。图片来源:新华网

2008年,构皮滩水电站建成后,乌江水位上涨100多米,有一处形成一个“洄水湾”,垃圾会因水流的回转不断漂流汇聚过来。潮涨潮落之后,岸边的垃圾暴露显现,夫妻俩会立即拿出铁钳与竹背篓,开始清理岸边的垃圾,将藏在杂草下、石头缝中的包装袋、废纸、塑料瓶等垃圾全部清理掉。

2017年至2018年,是卢锡永夫妻俩最忙最累的时候。那时正值养鱼网箱拆除,上游大量网箱残渣废品顺流而下,还有前来垂钓的人们遗留的垃圾,他们每日不停歇进行打捞。近600个日夜,他们曾头顶烈日,一天驾船奔波往返相距15公里远的两个渡口,处理网箱、铁桶等漂浮垃圾近一千斤;也曾在寒风凛冽时,坚持定期到河边巡视清理。“网箱拆除后,乌江水质日渐好转,变化看得见、感受得到。以前网箱养殖水质受污染,臭味刺鼻。现在臭味没了,水也清了。”虽然辛苦,但卢锡永和冉茂英觉得自己的付出值得。

乌江水清岸绿,风景如诗如画。图片来源:央广网

由于过去处理垃圾采取焚烧和掩埋的方式,对环境有一定影响。卢锡永了解了垃圾处理的相关知识后,向当地海事处建议购买垃圾箱。只要垃圾箱一满,他就会打电话通知车辆来进行清运。

2022年,卢锡永获贵州省“最美河湖卫士”和第四季度“贵州好人”荣誉;2023年获第一季度“中国好人”光荣称号。

如今,年近六旬的夫妻俩已不再靠摆渡贴补家用,但一年四季依然坚持驾驶自家的小船,往返于家门前15公里的两个码头之间,巡视清理江面。37年来,在卢锡永、冉茂英夫妇的带动下,当地十多名村民也参与到乌江管理保护的志愿行动中来。“这么多年,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做很有意义。”卢锡永夫妇表示,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能够带动更多村民参与进来,共同保护乌江的良好生态,让乌江“河畅、水清、岸绿、景美”。

(综合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文明网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