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丨吴少玉:传承家乡“土味” 为幸福“增甜”-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吴少玉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海南省
    • 儋州市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8-04

为了传承祖传制糖技艺,吴少玉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乡创业,一手打造了现代化土糖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夏日艳阳,椰影摇曳,空气中弥漫着丝丝香甜气息。在位于海南省儋州市白马井镇学兰村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儋土糖”生产基地里,工人们正忙着进行甘蔗压榨、熬糖、晒糖。他们说,这是一份很“甜”的工作。

用家乡“土味”为幸福“增甜”的人叫吴少玉。为了传承祖传制糖技艺,她放弃大城市的生活回乡创业,一手打造了现代化土糖产业,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

吴少玉在土法制糖技艺展示中心演示牛拉石辘榨汁步骤。图片来源:中新网

吴少玉是从学兰村走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她留在上海打拼创业。2013年,吴少玉回儋州老家过年,父亲对她说:“人老了,锅旧了,恐怕以后再也吃不到土法制成的糖了。”这句话,让吴少玉久久不能忘怀。

儋州是海南传统制糖主产地之一,其土法制糖有着600多年的历史。传统土法制糖手艺也是吴少玉家祖传的技艺,传到她父亲这一辈已是第五代。然而,和很多祖传技艺一样,吴家的制糖手艺也面临着因后继无人而逐渐失传的窘境。

一块小小的土糖,承载的是一代代人的记忆,也是家乡独有的甜蜜。

过完年返沪后,吴少玉说服丈夫和自己放下上海的事业,毅然返乡与父亲筹建传统制糖体验基地。一开始,糖厂只有吴少玉夫妇和她的父母四名员工,但吴少玉内心很坚定,“传统制糖手艺不能丢,不仅要传承,还要做得更好。”

牛拉石辘榨汁、锅灶熬糖、瓦器分蜜,开泡、赶水、摇瓢、凝浆、看糖、打沙……为了让儋州土糖被更多人喜爱,吴少玉认真钻研,将制作土糖的传统技艺一一复原,并与现代设备结合起来,从生产、包装到配送,制定出一套合理且规范的运营流程。

2015年,黑糖有了国家行业标准。吴少玉严格对标,对自家制糖作坊进行了重建升级,建设标准化厂房和生产线,并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成为海南传统工艺土糖行业第一家拿到生产许可证的土法制糖传承基地。

但创业路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2015年,一场洪灾冲毁了吴少玉的糖厂,让她损失惨重。

“糖厂毁了,但手艺还在,我还可以重来。”面对天灾,吴少玉非但没有气馁,反而更坚定了传承技艺的决心。她卖掉了上海的房产,重起炉灶。为了打开儋州土糖市场,吴少玉和丈夫以厂为家,没日没夜地忙碌起来。儋州土糖以前都是每块800克的大条块,包装比较简单。为开拓全国市场,吴少玉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多种规格的小块包装土糖产品,细分为土糖、糖粉和牛粪糖等多个品种类型,让消费者有了多样化的选择,进一步打开了销路。

随着经营效益越来越好,吴少玉为自家生产的土糖注册了“海儋”商标,成为儋州的特色农业品牌。

工人在制作儋州土糖。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2017年3月,吴少玉的“吴氏糖寮”被列入海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同年,“海儋土糖”土法制糖工艺被纳入海南省博物馆非遗展示中心。“海儋土糖”生产基地也成为海南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有资质的“土法制糖传承基地”。

“学兰村地理位置偏僻,不靠山、不靠海,祖祖辈辈都是靠种植甘蔗、花生、地瓜等为生。”吴少玉说,开办糖厂不仅是延续传统,也是让产业进驻乡村的一次尝试。“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发展,我们发动周边村民种植甘蔗,先后带动白马井镇1897人脱贫。”

近两年,吴少玉探索新的销售渠道,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把海南土糖卖向全国,并根据顾客的消费习惯,改变包装、化整为零,扩大销路,现在糖厂的年产值可达四百多万元。

吴少玉(右一) 图片来源:南海网

2021年5月,吴少玉当选学兰村党支部副书记,分管学兰村乡村振兴、党建工作。吴少玉表示,今后学兰村将把土法制糖技艺与原生态的农副产品进行融合,大力发展以甘蔗种植为主的生态农业和以“土法制糖”工艺为主的乡村旅游项目,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参与积极性,开展亲子游研学科普商业运营模式(种甘蔗-砍甘蔗-手工制作土糖),为“农业 工业 文旅”的新型乡村经济示范点建设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综合新华社、中新网、海南日报、南海网等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