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姜莉玲:治沙25年 让青春之花在大漠绽放-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姜莉玲
  • 故事地点
    • 中国
    • 甘肃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8-11

“能够让更多人因治沙而改变生活,让我收获了切切实实的成就感。”扎根沙漠25年,这个有着梭梭树一般坚韧品格的女子,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治沙事业,也见证了家乡从荒凉大漠向绿水青山的转变。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地处祖国西北边陲的沙坳一隅,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曾经,民勤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登高望远全是沙,一刮大风不见家。庄稼田地被沙压,流离失所奔天下。”

1979年,姜莉玲出生在民勤县东坝镇连丰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我听着这首歌谣长大,甚至还亲眼见过‘沙上墙、驴上房’的情景。”她回忆道。

姜莉玲 图片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随着人口大量增长,垦荒拓荒无度,民勤县生态更加恶化,沙尘暴频繁光顾。很多人迫于生计远走他乡,村庄逐渐凋敝。

姜莉玲曾问父亲:“咱们什么时候搬家?”

父亲却说:“往哪里搬?这里就是咱们的家啊!”

父亲无奈的表情,深深地印在姜莉玲脑海里。从那时起,她就在心底埋下一个愿望:报考林业大学,改变家乡面貌!

1998年,从甘肃省林业学校毕业后,姜莉玲放弃条件更好的岗位,坚决回乡,主动要求到民勤县东坝林业区站工作。

下乡育苗、造林、翻地、扦插、施肥、浇水……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姜莉玲来说,每一项工作都是考验。

每年压沙造林时节,她都要和同事一起吃住在沙窝,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每天还要徒步20多公里到现场巡回指导。

姜莉玲(左)在压沙植树现场。图片来源:央广网

“遇上风沙天,只能吃凉水泡干馍馍。晚上,最怕的就是沙窝里的老鼠,吓得没法睡觉。”她笑着说。

父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打算找单位领导为她调岗,她说:“回来的目的就是不想看到家乡一直黄沙漫天。”父亲听了只能作罢。

2007年,姜莉玲开始负责退耕还林工作。工作内容变了,从单打独斗治沙,变为带着其他人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减少水土流失、遏制土地沙化。

退耕还林关系着群众根本利益,有些政策他们一时不理解。姜莉玲上门做工作时,时常遭遇冷脸,她总是硬着头皮,咽下委屈,耐心解说。

地处沙漠最前沿的西渠镇耕地逐年沙化,不治理后患无穷,治理又缺乏资金,这让姜莉玲寝食难安。她通过深入调研,积极争取,最终让2800多亩沙化耕地得到治理,群众获得政策补助资金344.4万元。

人与青山两不负。在姜莉玲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底,民勤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23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3%提高到18.28%。

姜莉玲(右一)向群众宣传退耕还林政策。图片来源:武威日报

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姜莉玲开始思考如何实现压沙造林与发展生态经济有机结合。

“一次巧合,我看到内蒙古梭梭嫁接肉苁蓉的报道,而民勤与内蒙古自然环境相似。”她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个发展林下经济的好机会。

说干就干,姜莉玲一边学习肉苁蓉种植知识,一边发动群众试种,并组织成立了苁蓉农民专业合作社。

“现在,一年可采挖肉苁蓉170多吨,收入200多万元,过去谁能想到还能在沙漠里挣钱!”合作社负责人何德荣感慨地说。

此外,姜莉玲还参与建成了4600亩的青土湖肉苁蓉种植基地,鼓励困难家庭妇女学习肉苁蓉种植技术,带动种植肉苁蓉6万亩。

“能够让更多人因治沙而改变生活,让我收获了切切实实的成就感。”扎根沙漠25年,这个有着梭梭树一般坚韧品格的女子,将自己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治沙事业,也见证了家乡从荒凉大漠向绿水青山的转变。

(综合新华社、央广网、中国绿色时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