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元堡乡,长势正旺的大黄(中药材)像绿地毯一样铺满了山坡。山里的撂荒地渐渐被大黄叶片覆盖,是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祥云最喜欢的风景,“这是我们农民增收的底气”。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元堡乡,长势正旺的大黄(中药材)像绿地毯一样铺满了山坡。山里的撂荒地渐渐被大黄叶片覆盖,是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龙祥云最喜欢的风景,“这是我们农民增收的底气”。
返乡创业,建立种植基地,开办专业合作社,带动3000多农户实现增收,解决了200多人就近就业。龙祥云用十三年的时间,走出了一条药材经济铺就的共同致富路。
龙祥云(图片来源:湖北日报)
今年51岁的龙祥云是元堡乡毛针村人,年轻时,她曾南下广州多年,从事化妆品销售。那些年她不仅锻炼出过硬的营销本领和敏锐的市场嗅觉,还积累了一定的原始资本。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龙祥云返乡探亲时发现,村里及周边不少土地无人打理,都撂荒长出了野草。作为毛针村人,她自小目睹依山而耕的长辈们如何在零散的土地上“精打细算”——这里种点粮食蔬菜,那里种点水果药材,不浪费一丁点土地资源。在她的记忆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她没想到,随着年轻人外出打工,长辈们逐渐年迈,村庄还贫困着,但地竟然没人种了。
“我一定要把这些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带着这样的愿望,龙祥云开启了返乡创业路,然而,种什么成为她返乡后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通过多方考察,龙祥云最终确定种植适合利川海拔高、气候凉爽等特点,喜冷、耐寒的中药材大黄。“我对自己的眼光很有信心,目前市面上有超过200种中成药需要以大黄为主要原料,只要找到销售渠道,大黄就不愁卖!”龙祥云说。回乡第一年,她就流转了200亩土地,准备种植大黄。
为了掌握好大黄种植技术,龙祥云先后到成都、亳州、禹州等中药材基地进行考察学习。通过长期观察、记录不同品种的育苗、田间管理、烘干、晒干等数据,龙祥云最终选择了马蹄大黄作为主要种植品种。
马蹄大黄丰收后,如何销售出去又成了摆在龙祥云面前的一道难题。当时,因为缺乏渠道和信息,马蹄大黄很难卖出去。龙祥云根据自己在广州积累的营销经验,决定“土法上马”——将自家优质马蹄大黄样品用保鲜袋装好,附上凯发网的联系方式、产品介绍,到全国各大专业药材市场、医药企业,挨家挨户免费赠送,不厌其烦地进行推销。回忆起那段艰辛时光,龙祥云骄傲地说:“全国叫得上名号的中药材市场我都去过了,河北安国、重庆解放路、山东鄄城……我们一家一家上门推介,挨家挨户发名片,留下样品和检测证书,就是用铁杵磨针的办法,逐渐打开销路。”
就这样,龙祥云淘得了回乡创业的“第一桶金”,这也更加坚定了她准备扩大种植规模的信心。2013年,龙祥云成立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运营模式,通过流转农户土地和合作种植的方式,实行集中连片种植,带动马蹄大黄产业规模化发展。
为了帮助当地贫困户实现脱贫,龙祥云特意将勤隆中药材合作社元堡乡大黄产业园就业扶贫车间建在了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旁边,优先安排安置点的49户贫困户就近就业。
龙祥云(左)与工人一起打理大黄(图片来源:中国利川网)
在她的带领下,元堡乡2023年的大黄种植面积达到了3万余亩,带动3000多农户发展马蹄大黄基地3.8万余亩,带动200余人就近就业。如今,合作社已建设马蹄大黄良种繁育基地368亩、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600亩,年加工量达3000多吨,年产值6000多万元。利川市元堡乡更是成为了全国闻名的马蹄大黄生产基地和专业乡。
种大黄13年,龙祥云为自己和乡亲们从大山里“种”出了一条致富路。未来这个用大黄筑起的产业致富梦,她要一直带头走下去。
(综合自北青网、湖北日报、中国利川网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