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李舒尤:79岁老人办乐坊 点亮留守儿童的音乐梦-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李舒尤
  • 故事地点
    • 中国
    • 湖南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8-24

“我会一直坚持,直到教不动为止。希望有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加入少儿民族乐团,一同打造乡村振兴文化艺术阵地,让更多农村孩子爱上民乐。”他说,“我最大心愿就是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枧头洲,湖南省醴陵市东富镇一个古老的地名。渌水流经乡野,形成了不少小洲,枧头洲就是其中一个。枧头洲村依水而建,村中老街历经风雨洗礼,在岁月中愈显沧桑、沉静。

一辈子都在和音乐打交道

午后,一阵由远及近的欢声笑语打破了枧头洲村的宁静。背着琴盒的孩子们穿梭在老街,朝村里的舒尤乐坊走去。

学生们成群结伴到枧头洲村舒尤乐坊上课。图片来源:新华社

舒尤乐坊,是李舒尤于2015年在家乡开设的公益音乐课堂。

已近耄耋之年的李舒尤,一辈子都在和音乐打交道。“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就喜欢跟着民间戏班子一起玩,学着哼哼小调、吹吹竹笛、拉拉二胡……”他回忆道。

20岁那年,热爱文艺的李舒尤被部队文工团选中,成了一名文艺兵。参军期间,他专业学习了笙、阮、三弦等民族乐器,还学会了唱戏、作词作曲。

退伍后,李舒尤进入醴陵市花鼓戏剧团,负责戏曲音乐创作并担任乐队指挥。在剧团工作期间,他的技艺不断精进,又学会了柳琴、琵琶、唢呐等10多种乐器。

李舒尤老人(照片中抱三弦者)回忆当年在部队的往事。图片来源:湖南日报

2015年,李舒尤回到老家枧头洲村。这一年,他已71岁。老街犹如母亲的摇篮,见证他成长,目送他远走,也等待着他归来。

“这是孩子们的福气”

回村后,李舒尤发现,村里许多留守孩子因父母外出务工而疏于管教,不少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游戏。

“我能为这群孩子做些什么?”李舒尤想到了音乐,他萌生了在村里开设音乐课堂的念头。

费用不菲的艺术培训,无论对于城市家庭还是农村家庭都是“超重的负荷”。为了不给家长增加经济负担,李舒尤决定不收费,做公益课堂。

一段“放牛班的春天”的故事就此开始。

为了让音乐教育低下“昂贵的头”,李舒尤倾尽所有。他不顾两个女儿的强烈反对,买下老街一栋旧房子,将一楼的两间房屋改造成教学场所,翻新装修又花了20万。

舒尤乐坊挂牌后,村里的家长听说不收钱,有些不相信。但当真的踏进门,证实不收费后,娃娃们一个个被送了进来。

每逢双休日和寒暑假,一曲曲旋律优美的民乐从老街传出,唤醒了古老村庄深藏的记忆。

“这是孩子们的福气。”一年前,张尹露的妈妈带着5岁的她来到舒尤乐坊,李舒尤看着孩子肉嘟嘟的小手说,“适合小阮”。于是,张尹露成了这里最小的学员。

6岁的张尹露经过1年的小阮学习,已经会弹奏多首曲目。图片来源:湖南日报

“我会一直坚持,直到教不动为止”

不收分文,来者不拒,悉心教导,舒尤乐坊成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去处。两间房子容纳三四十个孩子一同上课。“大的14岁,小的6岁,有的已经学习6、7年了。”李舒尤说。

去年,学习的孩子日益增多,李舒尤又将对面老房子买下来,重新装修。那栋房子狭长,适合古筝班,他就让在深圳的大女儿李红回来任教。为了照顾父亲,女儿答应了他的请求。

“看到孩子们的成长,终于理解了父亲所有的付出。这也感染着我,下定决心回来帮衬父亲,共同撑起孩子们的音乐梦想。”李红说。

8年间,公益课堂慢慢壮大。今年暑期,共有90多名学生在舒尤乐坊学习。

李舒尤老人带着乐团来到渌水边演奏。图片来源:湖南日报

再过几个月,李舒尤就要迎来80岁生日。

“我会一直坚持,直到教不动为止。希望有更多的音乐工作者加入少儿民族乐团,一同打造乡村振兴文化艺术阵地,让更多农村孩子爱上民乐。”他说,“我最大心愿就是孩子们能够健康成长。”

说罢,李舒尤老人为孩子们示范竹笛演奏,一个个悠扬的音符,从渌水河畔飘向远方。一位老人与一群农村孩童的故事,正在千年律动的民乐中续写……

(综合新华社、央视网、湖南日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