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7月,徐刘根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后,本可凭借优异成绩申请留在南京工作,但是他始终铭记自己求学的初心和使命,毅然回到家乡江苏东台,扎根基层法庭,一干就是32年。
8月下旬,虽然时节已过立秋,但炎热的高温一直不退。早上6时,江苏东台市人民法院三仓法庭庭长徐刘根就在自家的农田里摘玉米,额头的汗水不断下滴。完工后,洗把脸,吃早饭,换上制服,开车前往离家二十公里外的镇上上班。如果不是一身制服,谁也不知道55岁的他还是一名法官。
徐刘根1968年出生于江苏东台市方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高中时的一段经历让徐刘根产生了要学习法律、进入法院、主持公平正义的梦想。1991年7月,徐刘根从江苏公安专科学校毕业后,本可凭借优异成绩申请留在南京工作,但是他始终铭记自己求学的初心和使命,毅然回到家乡江苏东台,扎根基层法庭,一干就是32年。
徐刘根(中)向村民进行普法宣传。图片来源:人民网
朱长青与徐刘根在基层法庭共事多年。在朱长青看来,徐刘根不仅有渊博的法律知识,还有严谨认真的态度。“遇到一些棘手的案子,不论是高温酷暑还是寒冬腊月,他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去调查,让当事人很感动。”朱长青说,徐刘根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和农民都很熟悉,只要他出面,很多矛盾便迎刃而解。
去年夏天,一户村民在给自家地洒水时不慎越了界,导致邻户900多株树苗受损。徐刘根接到诉求后,顾不上中午休息,当即拉上当事双方,冒着高温来到田间地头一株一株排查树苗受损情况,边查看边沟通,大家将心比心,赔偿事宜很快有了定论。对于法官而言,不能为了结案而结案,更不能只是“坐堂办案”,要深入现场,耐心做好当事人的工作。
徐刘根带领年轻同事将法庭“搬到”田间地头。图片来源:人民网
有一年冬天,村民刘大姐哭着来到法庭,要求与丈夫钱某离婚。“钱某嗜酒如命,并且每次喝酒之后都会撒酒疯,拿老婆出气。”虽然对钱某的行为深恶痛绝,但徐刘根明白,自己是一名法官,不能凭感情用事。
“怎样才能帮钱某戒掉酒瘾呢?”思来想去,徐刘根给经常和钱某一起喝酒的人打电话,叮嘱他们不要再找钱某一起喝酒。他又用摩托车载着钱某去经常买酒的商店,让钱某要求店主以后不再卖酒给自己。同时,他和钱某“约法三章”,要求他每周来法庭汇报自己喝酒的情况。两个多月过去,钱某彻底戒了酒,妻子也就撤诉了。
徐刘根调解能力强,工作成绩突出。这么多年来,有很多次调到市区机关工作的机会,徐刘根都放弃了,始终坚守在乡村,为村民提供法律服务。正如徐刘根所说:“我是农民,离不开农村,离不开这片乡土。”
徐刘根在宣传法律知识。图片来源:中新网
案件可以调解,但清正廉洁不能有丝毫偏离。在徐刘根心中,廉洁防线就得铸成铜墙铁壁。
“这么多年,对于老徐的为人,乡里乡亲都知道。”徐刘根的邻居崔广锁介绍,徐刘根家的院子里有一条板凳,有人来从不往屋里领,在院子里说话、做事,邻居们看得一清二楚,没有人敢为案子来送礼说情。有一年中秋节,徐刘根爱人下班后发现有当事人被徐刘根挡在了门外,在家门口徘徊。爱人劝说徐刘根开门让客人进屋。徐刘根非常生气,大声说:“我案件的事你不要管,凡是有案子当事人来家里,一律不接待。”从此以后,“一概拒绝”成了他们家的家规。
江苏“最美法官”、江苏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盐城市劳动模范,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二等功一次、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记个人三等功两次……多年来,徐刘根先后获得多项荣誉,办理各类案件4100余件,调解率达70%,无一错案、无一信访。带着热情、勤勉和担当,徐刘根在守护公平正义、维护群众利益的道路上踏歌而行。
(综合人民网、央广网、中新网等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