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路上|沈延龙:祁连山下的“马背图书馆”馆长-凯发网

  • 故事人物
    • 沈延龙
  • 故事地点
    • 中国
    • 青海省
  • 故事年代
    • 现代
  • 故事来源
    • 中国好故事
  • 发表时间
    • 2023-08-31

五年来,在沈延龙带动下,“马背流动图书馆”服务人员已经增加到六人,他们翻越大山,走过深谷,走进一家家牧民的毡房里,将知识的光芒洒向黑河源头。

秋日的黑河,静谧又温柔。

黑河源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野牛沟乡大浪村多了一栋牧屋。清晨,小院里的牛羊啃食着青草,屋顶升起袅袅炊烟。

这里是牧民沈延龙的家,在这间面积不大的牧屋里,几个整齐陈列的书柜让小院充满书香。在以牛羊为伴的牧场上,沈延龙还有个特殊的身份——“马背图书馆”馆长。

沈延龙骑马送书途中。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沈延龙今年45岁,饱经岁月风雨的脸上写满了沧桑,话语间难掩草原牧民的忠厚与善良。

高中毕业后,由于兄弟姐妹众多,为了解决一家人的温饱,从小喜欢读书的沈延龙只能留在父母身边放牧。沈延龙的大姐沈玉兰是位民办教师。“一个人读过的书,走过的路是一辈子的财富。”姐姐的这句话,让沈延龙更加懂得读书的意义。回家后,沈延龙经常去县图书馆借书阅读,书本陪着他度过放牧的寂寞时光。渐渐地,祁连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都知道野牛沟乡有个爱读书的小伙。

“阿吾,给我借两本养殖方面的书。”村里人无法时常去县城,便找沈延龙代为借书。“大家需要书,图书馆的书能不能多借我几本?”沈延龙找到县图书馆工作人员,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而恰好当时青海省马背图书流动阅读推广活动项目启动,野牛沟乡大浪村成为马背图书流动点的首个示范点。于是,沈延龙自告奋勇担任了“马背图书馆”馆长。

野牛沟乡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腹地,平均海拔超过3300米,地广人稀,牧户居住分散。大浪村村民去一趟乡里,往返就需要骑马近40公里。

遥远的距离,挡不住牧民追求知识的渴望,也挡不住沈延龙给牧民送书的脚步。

牧民们需要的多是畜牧养殖、科技文史等方面的书籍。沈延龙把书送到他们手里,取回上次他们借阅的书,再登记他们下次想要阅读的书。最远的一次,他曾骑马走了三个小时。

每年七月至十一月,牧民一般都带着帐篷、赶着牛羊来到水草丰美的夏秋牧场。可夏秋牧场一般都非常远,手机没有信号,每天除了照顾牲畜,牧民生活十分单调。夜深人静的时候,越来越多牧民选择看书。“夜晚,除了仰望星空,读书成为一种抵抗孤独的力量”,沈延龙说。

沈延龙将书本送给一户牧民。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七八月间,送书路上必经的油葫芦河经常涨水,湍急的河流有时会没过马肚子。有几次,沈延龙差点被河水冲走。拖着湿漉漉的身体走上河岸后,他首先检查马背上的书是否完好。

“每个月馆长会给我们送两次书,一本书快读完的时候,他一定会来。虽然我文化程度不高,但读书会让牧民的心变得更加辽阔”,37岁的才昂三知布说。

“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我们的生活富裕了,但精神上不能空虚,牧民群众需要的不单是物质帮助,更需要转变思想,用书籍开启智慧,让智慧点亮人生”,沈延龙说,这也是很多牧民的心声。

如今,“马背流动图书馆”不仅“游走”在原有的20万亩草场,还将服务扩大到周边村,成为牧民的知识“加油站”“充电宝”。

五年来,在沈延龙带动下,“马背流动图书馆”服务人员已经增加到六人,他们翻越大山,走过深谷,走进一家家牧民的毡房里,将知识的光芒洒向黑河源头。

(综合新华每日电讯、农民日报、青海日报等相关报道)

收藏
喜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