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李青霖从曲靖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任教。从班主任到校长,这一教就是30多年。
一所学校,三尺讲台,一个梦想。1991年,李青霖从曲靖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云南省曲靖市第二小学任教。从班主任到校长,这一教就是30多年。
李青霖 图片来源:教育部凯发官网入口官网
90年代初,李青霖刚参加工作,便开始用微薄的工资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班上一个女孩来自单亲家庭,父亲嗜酒如命,母亲远走他乡。小女孩跟随父亲居住在生锈废弃的大客车车棚里。在她“家”里,一只废弃的汽油桶是父女俩的饭桌兼女孩的写字台。李青霖说:“自踏进孩子‘家’的那一刻起,我被眼前的一幕震惊了,真不该责怪孩子的作业本有污迹,写字不认真。在凹凸不平的汽油桶上写字,再加上书写时孩子没有凳子,很难把字写漂亮。”为了让小女孩与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整整五年,李青霖在自己狭小、拥挤的单身宿舍里,坚持为这个女孩辅导功课、理发、沐浴、换洗衣物……直到孩子顺利进入初中。孩子长大后考入职高,终于走出了原生家庭的成长阴影。
“李校长关爱学生的故事还有很多,令人感动。”曲靖市第二小学副校长陈丽芳说。
2021年8月,学生报名入学临近结束时,招生组给李青霖带来了一名特殊的学生:学生的监护人不是父母,而是叔叔。李青霖打量着面前的小女孩:清瘦白净的脸蛋,两只会说话的大眼睛,衣服有些褪色但洗得干干净净。“老师,我的哥哥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的妈妈在她出生几个月后就离家出走了,小侄女一直跟着我和奶奶一起生活,我是她的监护人。”说着,孩子的叔叔眼圈红了。李青霖放下报名资料,起身招呼:“宝贝过来,让老师抱抱你。”小女孩一点也不认生,径直走到李青霖身边,扬着小脸对着她微笑。李青霖一把抱起孩子,让她靠在怀里。就这样,在李青霖充满爱的引导下,小女孩慢慢融入了学校的生活。
“我只是把每件很普通的事情尽力做好。”李青霖说,“有爱的教育比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有价值。”30多年来,300余名贫困学生先后得到李青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李青霖(右三)与学生们在一起。图片来源:中国教育报
在李青霖看来,一人优秀算不上优秀,只有每个教师都优秀,团队才有战斗力。为此,李青霖将教师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切实关心每一位教师的成长。
“我的成长离不开李校长。”教师黄雪梅说,“我刚工作时没有工作经验,时任教务主任的李校长动员家长选我的班,帮我修改演讲稿,手把手教我上公开课。在她的帮助下,我的课上得越来越好。2013年,我获得云南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参赛前,她帮我练习,腰疼得站不起来,跪在垫子上帮我修改课件。”在李青霖的引领和帮助下,一大批青年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一批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省级、市级骨干教师或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学员。目前,全校247名教师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77人。
“教育是个良心活,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你就怎样去教你面前的这群孩子。”这是李青霖常说的一句话。从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到首届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云南省先进工作者……从教30多年的李青霖今年获评了202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面对荣誉,李青霖不断鞭策自己:既然选择了教书育人,就不负此生,“我要做好边疆基础教育事业的一枚‘螺丝钉’”。
(综合新华网、教育部凯发官网入口官网、中国教育报等相关报道)